中医书籍大全

首页 > 药材科普 正文
【胡黄连】的功效和作用

时间:2023-01-15 22:42:06

胡黄连用于退虚热;消疳热;清热燥湿;泻火解毒。主治阴虚骨蒸;潮热盗汗;小儿疳疾;湿热泻痢;黄疸;吐血;衄血;目赤肿痛;痈肿疮疡;痔疮肿毒。

出处

出自《唐本草》

拼音名

Hú Huánɡ Lián

英文名

Figwortflower Picrorhiza Rhizome,

别名

割孤露泽、胡连、 西藏胡黄连

来源

药材基源:为玄参科植物西藏胡黄连和胡黄连的根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.2.Picrorhiza kurroa Royle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,去掉地上部分及泥土、杂物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

1.西藏胡黄连 多年生草本,高5-10cm。根茎粗壮,长圆锥形,横走,长15-50cm,节间紧密,常有暗棕色鳞片状老叶及圆柱状支根。叶近基生,常集成莲座状;叶片匙形至卵表,长2-7cm,宽1.5-3.5cm,先端圆或钝,基部渐窄成短柄,边缘除基部外均有钝锯齿,无毛,干时变黑。花葶自叶丛中生出,高5-15cm,被腺毛,花密集成顶生穗状的圆锥聚伞花序;苞片、花萼均被毛,苞片卵形;萼片4,长5-6mm,其中一裂片几线形,其他4裂片近披针形、狭长圆形至狭长椭圆形;花冠暗紫色或浅蓝色,二唇形,内外具疏柔毛;雄蕊4,二强,着生于花冠管中部;子房2室;胚珠每室多数,花柱细长,柱头头状。蒴果卵圆形,长9-12mm,先端4裂。种子多数,长圆形,有光泽,具网眼。花期6-8月,果期8-9月。

2.胡黄连 多年生草本,有毛。根茎圆柱形,稍带木质,长15-20cm。叶近于根生,稍带革质;叶片匙形,长5-10cm,先端尖,基部狭窄成有翅的具鞘叶柄,边缘有细锯齿。花茎长于叶;穗状花序长5-10cm,下有少数苞片;苞片长圆形或披针形,与萼等长;萼片5,披针形,长约5mm,有缘毛;花冠短于花萼,先端5相等的裂片,裂片卵形,具缘毛,内面具疏柔毛,外面无毛或近无毛;雄蕊4,花丝细长,伸出花冠,无毛;子房2室,花柱细长,柱头单一。蒴果长卵形,长6mm,侧面稍有槽,主要室间开裂。种子长圆形,长1mm。花期6月,果期7月。

生境分布

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3600-4400m的高寒地区的岩石上及石堆中,或浅土层的向阳处。

2.生于高山草地。
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

2.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区醅。

栽培

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湿润、土质肥沃,适合在高海拔地段栽培。

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。选成熟的种子,在秋末播种。事前做苗床,床面高出地面20cm,随当地的地形做成长方形,四周设排水汉,播种后覆土,盖草保湿防寒,翌年春天出苗。如阳光太强,需支设遮阴棚。

性状

性状鉴别 (1)西藏胡黄连 根茎圆柱形,略弯曲,偶有分枝,长3-12cm,直径2-14mm。表面灰棕以至暗棕色,有突起的芽痕及圆形根痕或细根残基,较粗者具紧密横皱纹,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。体轻,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面淡棕色或暗棕色,有4-10个白色状维管束,排列成环。气微,味极苦。

以条粗、质脆、苦味浓者为佳。

(2)胡黄连 根茎圆柱形,平直或弯曲,多不分枝,市售品多为小段,长2-9cm,直径3-8mm。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,有光泽,粗糙,具纵皱及横环纹,栓皮脱落处呈褐色;上端有残留的叶迹,密集呈鳞片状,暗红棕色,或脱落后呈半圆状的节痕。根痕圆点状,近节处较多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折断时有粉尘;断面可见维管束小点4-7个,排列成环。气微,味极苦而持久。

以条粗、折断时有粉尘、断面灰黑色、味苦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西藏胡黄连根茎横切面:表皮1列细胞,较粗根茎的表皮常不存在。木栓层为数列或10余列木栓细胞。皮层薄壁细胞壁稍厚,有的具数个大的圆形单纹孔或网状纹孔,胞腔内含脂肪油滴;内皮层细胞长方形。中柱鞘为2-3列薄壁细胞。韧皮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、脂肪油滴及树脂块。束间形成层不明显。木质部由导管、木薄壁胞及木射线组成,木化。初生射线宽9列细胞。髓部为类圆形的薄壁细胞,细胞间隙明显,有的细胞壁具圆形单|<<<<<123>>>>>|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hishi20.com/yaocai/24638.html